清元寶囤
清元寶囤,用荊條(又稱銀柳條)和白臘條編制而成(上半部分為荊條,下半部分為白臘條),內橫置有兩根長木棍(起支撐作用,可使元寶囤更加緊湊堅固),因外形似一元寶狀,民間俗稱“元寶囤”,其外部中間貼有一張在紅紙上面書寫的繁體毛筆字“豊”,寓意糧食大“豐收”。元寶囤為當時魯西南地區民間農戶常用的存放糧食的農具,一些形制較大的元寶囤最多可存放糧食上千斤。